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6期 前期教訊:
第86期《現代教育通訊》
中史教學所面對的困難與解決方法
趙益鎮 老師
佛教大光中學 中史科主任

(一)中史教學所面對的困難

  在一片「今生有幸見回歸」,「舉國歡騰作見證」的喜悅聲中,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終於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重投祖國懷抱。回歸已十有餘年,一切按既定的計劃施行,進程順暢非常;惟一令筆者感到意外與痛心者,莫過於一科可以推動「國民教育」,拉近「中港關係」,擴闊大眾「思維目光」的中國歷史科,隨新學制的推行而逐漸被淡化、邊緣化,致使市民大眾喪失了一個優化國民質素的大好條件。

  香港人目前已由「市民」慢慢轉化為「國民」,在這蛻變當中,中國歷史科成為一個「認祖歸宗」的橋樑。可惜的是某位高級官員宣稱自己的女兒,在上中國歷史課時「打瞌睡」,如斯論調,等同落井下石,把中國歷史科的千載常存的寶貴價值踐踏得體無完膚;此外弄得如斯景況,社會環境與學生本身質素學養,亦是難辭其咎。時下學生與家長,事事講實際,樣樣求利益,認為有助學生謀生的學科,才值得重視,相反,對於還肩負「承先啟後」數千年的中國歷史科,他們卻認為即使讀到滾瓜爛熟,除了考試升學外,又有何用呢?此等謬誤,遂令中國歷史科漸漸被學生離棄。

  中國歷史科雖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但不能否認這是與國民教育「互為表裏」、「唇齒相依」的一科;面對兩難,身處夾縫,如何自處?筆者現嘗試以數十年的教學經驗,利用不同史料,啟發學生思維,體驗箇中情境,建構歷史知識。

(二)解決困難的方法

1. 善用歸納法:

  史料浩如煙海,事件錯綜複雜,雖窮畢身之力,亦難登彼岸;西方歸納統計之法,既可令史事紋理清晰,更可令學生投入學習。如:

各朝名稱的因由
初起時地名:秦、漢、宋。
其所封爵邑:晉、隋、唐。
文字中含義:金、元、明。
歷史名詞的根據
年號:開皇之治、熙寧變法、同治中興。
干支:甲申之亂、庚子拳亂、辛亥革命。
地名:淝水之戰、臨湖兵變、南京條約。
人名:平王東遷、文景之治、黃巢之亂。
事物:黃巾之亂、甘露之變、鴉片戰爭。
日期: 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五四運動。
其他:漢初三傑、靖難之變、奪門之變。
歷朝滅亡的方式
異族政權: 西晉,北宋,南宋,遼,金,西夏。
諸侯軍閥: 東周,東漢,北魏,唐。
農民起義: 秦,隋,元。
權臣武將: 西漢,曹魏,東晉,劉宋,南齊,蕭梁,東魏,西魏,北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2. 掌握古書籍:

  先秦思想,艱深無比,墨道二派,南轅北轍,其道大相涇渭,然亦有相關者。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無為」;墨家思想,崇尚「兼愛」、「非攻」。這些主張,不難明白,若要洞悉其所以致此者,似非易事。然《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可索端倪,其文曰:「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史官飽覽歷史,從中得一啟示,絕非難事;既是人算不如天算,則放開懷抱、不作強求之人生觀,由是而生,「自然」、「無為」之說,由是而出。清廟之守深知善男信女,貧富有別,奉祀祭品,難以相同,但神祇庇佑之心則一,由是「兼愛」之說生焉,推而廣之,「非攻」之說出焉。

  墨子思想中,有「二節」(節用、節葬)與「二非」(非禮、非樂),其要求全民過簡樸平和生活的原因,似受老子學說影響,《道德經》卷七十五云:「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3. 體驗心理學

  影響歷史發展歷程,除各種制度、政治現況外,專制王朝君主的心理因素化諸行動,亦足以左右大局;宋高宗之冤殺岳飛、明太祖之興文字獄,明顯不過。

  北宋自立國以還,皇帝、國家就潛伏兩項傳統:「傳統恐懼」── 黃袍加身,就是驚怕武將跋扈的歷史重演;「傳統國策」── 重文輕武,就是解決藩鎮割據的不二法門。及至徽欽二主蒙塵,康王趙構即位,黃袍加身的「傳統恐懼」與重文輕武的「傳統國策」時刻繞、揮之不去,遂有先下金牌,繼而冤殺之舉。

  朱元璋出身寒微,歷經和尚、盜匪、叫化,害怕他人蔑視;見到陳友諒弒其主徐壽輝,更覺得功臣賢才,殊不可靠;及即帝位,又恐辛苦取得的江山為他人所奪,當太子早死,太孫年幼,更加深太祖的疑慮,時刻生活於恐懼、猜疑、自卑、自大的環境中,因而制訂了許多維護皇帝獨裁,甚至不合情理的極權措施。

4. 依據經濟學

  糧食不足,饑餓民眾,聚集伺機以反,政府未及疏導,情況勢難收拾;經濟政策,若要深入探討,理據自不能少。今以簡易的經濟學理論析論王安石變革成效、闡釋太平天國爆發肇因。

  宋初為矯正藩鎮時期,財物積儲於州縣的弊端,一律搜刮淨盡,掠下以益上,掌握於中央,數十年後,竟將政治拖得死氣沉沉,令人不耐,於是出現革新運動。王安石繼范仲淹後,肩起變法的重擔,新法中第一類屬於富國者共三項──均輸、方田均稅、農田水利;第二類屬於社會及工商救濟者共三項──青苗、市易、免役。若要評論王安石的變革能否針對時弊?可分析在王安石的變法中,哪些屬於「開源」?哪些屬於「節流」?

  太平天國之役,經歷十五年,擾亂十二省,曾與清政府「劃江而治」。若以馬爾薩斯《人口論》闡釋其興起原因,最為貼切不過。馬爾薩斯認為:糧食的增加恆追不及人口的增加,糧食只按算術級數而增加,人口卻按幾何級數而增加,最終以戰爭去解決問題。我們只要翻開歷史,自乾隆至咸豐,人口增加三倍,耕地面積平均每人少了一半,土地價格上升的結果,令一般貧苦農民迫於無奈,只好轉業或淪為盜匪。

(三)認識國史的切身效用

  仲長統說:時勢不同,所用之術亦宜異也。教學何嘗不是需要與時並進,當中國歷史科逐漸被學生接受後,枯燥乏味,過時落伍等不滿的言辭,自可一掃而空,相反,其所帶來的效用卻是明顯而實在。

  血濃於水,心脈相連,需要甚麼元素去維繫?國民教育又以甚麼方式去推行?這就非靠中國歷史不可了。

  外國人偏好歷史,有目共睹。與之交談,若未能細說秦皇漢武,評論康熙雍正,可能會受到蒙蔽,顛倒黑白。

  現今中國,經濟蓬勃,有意北上神州,尋找商機者,對中國歷史就不能陌生,否則如何能夠取得溝通的話題。

  倘使大眾明白中國歷史教育之種種好處及其必要性,再因勢利導,此不啻使香港或中國的大眾受益,對全人類文明的承先啟後皆有建樹。假若倒行逆施,豈非要由外國學者告知我們中國歷史之裨益何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