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4期 前期教訊:
第84期《現代教育通訊》:十二年免費教育
十二年免費教育
黃均瑜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

  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宣佈「由二零零八年至零九學年起,政府全面資助就讀公營中學的學生至高中畢業為止。以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學年開始實行的三年高中學制計算,政府提供十二年免費教育,為目前就讀舊學制的學生,政府提供十二年免費教育」。
  接受教育是兒童的基本權利。一九四八年的國際人權公約就要求所有政府必須為國民提供強迫而免費的六年小學教育。這個要求對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當然很有難度。例如本港是遲至一九七一年才實行六年強迫及免費的小學教育,及後到一九七八年又將強迫而免費的教育擴展至九年。這項措施,當時在亞洲地區也算是先進的了。由九年免費擴展至十二年,我們用了三十年的時間,但在過去的三十年其實政府或納稅人已資助了高中教育百分之八十二以上的經費。所以今次的宣佈,只是免除了家長所負擔的百分之十八而已。雖然如此,今次的宣佈,政府額外付出不多,但卻一下子把香港提升至世界的先進列了,因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在192個成員國中,現時提供超過十年免費教育的就只有46個。
  有些人可能奇怪為什麼今次的宣佈,只是延長了免費教育而沒有延長強迫教育?其實這也是一個國際的趨勢。現時除了美國和智利等少數國家立法強迫教育至十八歲外,大多數發達國家如西、北歐、加拿大、澳洲等強迫教育都是只到十六歲。而亞洲國家則大部份只要求九年的強迫教育,新加坡到現時為止也還只是規定六年強迫教育。因為大家都相信,學生到了十六歲左右,就應該有選擇權。過長的強迫教育只會帶來更高的缺課率。所以發達國家大多採用延長免費而不延長強迫。有一些國家例如:丹麥、瑞典、德國,巴西、古巴等甚至大學及大學後都是免費的。
  在亞洲,實施十二年免費教育的地區不多,新加坡是一個,香港可能已是第二個。日本盡管富有也只是九年免費。台灣也是九年免費教育,雖然計劃於二零零九年擴展至十二年。但因它的私立高中佔了很大的份額,所謂十二年國民教育也只能做到資助而不能免費。至於內地一直是九年的義務教育,既不免費,也不強迫。但由今年開始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也實行「兩免一補」,那就是免學費、免書簿及雜費、補助生活費。免得來雖然較香港遲,但卻免得較香港徹底,因為香港的家長還是要負擔子女的書簿費及雜費的。
  實施十二年免費教育除了提升本港的國際形象及減輕家長的負擔外,更重要是政府向社會發出了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和承擔。
  眾所周知,人才是本港的唯一資源,也是本港賴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本港以其獨特政治環境,避開了內地的戰亂頻繁和政治動盪,成為一方的樂土而匯聚了一批優秀人才。再加上港人數十年的勤奮拼搏,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國最富有、生活水平最高及最國際化的城市。無奈時移世易,一些香港的優勢隨著鄰近地區特別是內地的發展而日漸流失。例如:製造業已因土地及工資的成本高於鄰近地區而幾近全部流失。正如梁振英先生在香港經濟峰會2007的發言中指出「香港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深層次矛盾是什麼?是要不斷提升,至少要保住香港人現水平的生活素質」。「我們要維持香港人的高水平的工作收入,同時不會因為成本問題而喪失市場份額。這個就是我們前瞻香港經濟形勢最深層次的矛盾,化解這個深層次矛盾的解決辦法就是提升競爭力」。而提升競爭力就必須改變現時本港人口中幾乎近半是中三或以下學歷的事實。提升整體本港人口的素質,才能持續地支撐本港成為國際都會。為此,政府近年已投入大量資源為成年人提供再培訓。提升下一代的整體學歷水平自然也是應有之義,問題是政府投放額外資源,從量的方面當然可以立竿見影,但更重要是從質方面提高中學畢業生的國際競爭力。這方面學校和教師就責無旁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