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2期 前期教訊:
第82期《現代教育通訊》:如何確保多元化和優質教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如何確保多元化和優質教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戴希立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
  回歸以來,教育佔政府的財政部支出從來都在23%以上,今年更達25%,如果再加上優質教育基金和支持教育發展的撥款、社會人士的捐助及家長的投入,香港的整體教育投資應已達到不錯的水平。但是這些資源的投入是否能發揮高的效能和效益?如何能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以輔助政府的投入?這都是很值得探討的策略性問題。

   世界各地政府處理教育財政的哲學,其實存在著十分多的共通點。當政府的財政較為充裕,而同時又願意把教育發展放在重要議程的時候,它們大都為教育作出巨大的投資。但是由於政府資源佔了主導,政府官員或出於「誰付鈔,誰就有決定權」,又或出於要為巨大投資問責而把關,不期然都會要求教育發展按官員的意圖轉動,很多時候就會導致「一統就死」的局面;而民間亦因長期依賴政府提供資助,漸漸失去自力更生的積極性,長期「循規蹈矩」所做成的後果,就是教育的產品與社會和學生的需要脫節。

  反之,當政府財政力度不足的時候,它們大都會高舉市場機制的大旗,表面上是還選擇權於家長及學生,實際上是用市場去吸引私人投資,以汰弱留強的機制去提高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一刀切」的情況自然會被多元化的局面所代替,但是同時也會出現「龍蛇混雜」的素質參差,以及優質資源只能落在有錢或有能力家庭子女身上的情況,從而導致社會不公。由此可見,政府的教育發展策略,或因執政者的管治哲學,或受當時政府財政狀況的局限,不同時期都是在上述兩種選擇中反覆擺動,因而導致教育投資和資源分配的政策左搖右擺。

  近年特區政府為了調動社會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除了確保四份之一的政府財政用於教育外,還推出了多項的新政策去吸納私人的投入,例如鼓勵高收費的優質私校和中等收費的直資學校的誕生、大學配對私人捐款的撥款制度、鼓勵私立大專的發展等。同時為了確保基礎教育階段不致出現貧與富學生嚴重不公平發展的況,政府還推出幼兒教育資助計劃,及撥款資助清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和課後學習,同時也加大學生繼續升讀大專貸款計劃的力度。這些政策背後的共同原則是:確保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公平發展是政府應有的責任,但在基礎教育階段以外的教育範疇,政府只會量力而為,期望社會能共同承擔,因而不同背景的學生,其發展選擇也只能夠豐儉由人。上述政府的取態雖可理解,但是究竟政府有沒有盡力提供理想的平台讓社會資源參與提供優質教育?政府又有沒有引導社會資源投入去滿足一些「小眾」的需求?究竟政府又面對著甚麼困難?怎樣才可以解決這些困難?

  總括過去一段時間政府的做法,除了鼓勵私人捐款和主張用者多付外,政府很少會提供誘因予私人機構以提供優質教育。據我記憶所及,只有在早期鼓勵母語教學時,政府曾資助出版中文教科書,那是「一次過」的起動資助,至於與私人機構持續性合作則絕無僅有。此外在最新的幼兒教育資助政策中,政府更蓄意把「牟利」私立幼兒機構排除在資助範圍以外,也許政府認為幼兒教育學位是供過於求,不資助牟利私立幼兒教育機構無礙多元化的局面。但真正的理由,可能是政府擔心「公私合營」的做法,會引起官商勾結;假公濟私和「幫人發達」的非議。這種公私分明的做法,雖可避免瓜田李下,但對於催生教育多元化的局面,卻顯得軟弱無力,正好印證了水清無魚的道理。

  再看新高中課本的出版,由於差不多所有新舊科目均要出版新的課本,相信連實力雄厚的出版社也會感到吃力;至於那些「小眾」選修的科目或個別科目的單元,估計實力稍遜的出版社更根本無力問津,就算出版商勉強「應酬」教統局,其產品質素也難以保證。當然政府可居中「協調」,「強力」鼓勵出版商「拉上補下」,但能夠這樣做的必然是市場的強者,這樣出版市場勢必出現「西瓜開大邊」的情況,少了市場參與者的後果,同樣會帶來多元化局面的萎縮。

  展望將來,教育改革和課程發展都需要的軟件配合,如何才能誘發一個多元化和優質的軟件開發局面?怎樣才可以推動這種局面的可持續發展?實在有賴政府去訂立一個公平和大膽的政策,及以長遠眼光去設計資源策略。過去鼓勵中文教科書出版的資助計劃固然可以參考,同時也可以考慮借用優質教育基金等較為不太敏感的資源架構。我們應該小心審視「公私合營」在教育領域是否真的行不通,及政府與私人機構長期合作以提供教育服務是否真的不可行。我們更要小心參考和總結大學與商界合作開發科研成果的經驗,慢慢探索和試驗一種新的合作模式,誘發更多社會資源的投入,確保多元化和優質的教育產品能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