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8期 前期教訊:
資訊年代的閱讀:高明《中國歷史四字歌》的教學意義
高明《中國歷史四字歌》的教學意義
◎馬顯慈博士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言學院

由北京大學高明教授所撰寫的《中國歷史四字歌》,以百句詩歌概說中國歷史數千年的脈胳。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馬顯慈博士,認為《四字歌》可有效應用在教學上,值得向教師推薦,他於文中用多個角度介紹及剖析《四字歌》在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科上的教學價值。

北京大學高明教授,撰寫了一首《中國歷史四字歌》(以下簡稱《四字歌》),刊載於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規範字典》(2002年三月初版)。高氏之作,結構嚴謹,前後呼應,每句四字,齊一勻稱,合共100句,是一篇既精要又精彩的優質誦讀教材。它簡要而濃縮的內容,精密的語言結構,跌盪起伏的音律節奏,能讓學生易於記誦,能讓學生把我國歷朝歷代的興衰史事逐一重溫。全篇行文流暢,用字淺易明白,而且述說條理清晰,概括明快,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四字歌》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印象和理解,更可以提升讀者對組詞造句的分析與理解能力,從語文及文化這些學科的教學來看,對初中學生在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兩科方面的學習,都有相當的助益。

從語文科角度看四字歌的教學價值
首先,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這首《四字歌》中的句型、組織、韻語、敘說等,各類形式都十分豐富,典範性相當高,又完全符合語法、詞匯、修辭的教學原則與要求。語文教師可以善加利用,或作為語法、修辭之專門教材,或是作為補充應用練習,又或將之設計成不同教學目標的材料,進行各類不同目標的教學活動。從語文、文學、歷史教學方面來看,《四字歌》在教學上都有不少優點,值得向中文老師推薦。

《中國歷史四字歌》新編 i ( 為仄、—為平)
中華民族
歷史悠長
三皇五帝
禪讓德彰
湯滅夏傑
國號殷商
武王伐紂
西周辟疆
幽王昏庸
民生遭殃
平王東遷
建都洛陽
春秋五霸
齊桓宋襄
晉文秦穆
還有楚莊
戰國七雄
各據一方
有秦燕楚
齊趙魏韓
嬴政統一
自稱始皇
揭竿反抗
陳勝吳廣
楚漢相爭
勝者劉邦
西漢開國
稱帝長安
新莽篡位
綠林赤眉
劉秀反莽
光武中興
東漢禍患
州牧黃巾
魏吳蜀漢
鼎足三分
西晉滅魏
司馬功勳
五胡亂華
不止干戈
永嘉南渡
東晉戰禍
北十六國
分裂山河
南方更替
宋齊梁陳
北有北魏
北周北齊
隔江對峙
北朝南朝
一統南北
楊堅建隋
唐滅煬帝
高祖李淵
玄武政變
兄弟爭權
安史造反
黃巢作亂
五代十國
分裂重現
趙氏篡周
北宋始建
遼夏女真
虎視中原
金襲汴梁
靖康禍難
南宋高宗
遷都臨安
蒙古崛起
成吉思汗
忽必烈帝
滅宋建元
順帝腐敗
喪失政權
朱明洪武
定都應天
成祖永樂
改都順天
煤山自縊
末代崇禎
闖王進京
管治難繼
三桂背叛
清兵入關
道光衰弱
列強侵害
武昌起義
領袖中山
建立共和
宣統交權
袁賊賣國
軍閥逞惡
群眾革命
當家作主
封建王朝
自始泯滅
國內各族
平等共處
華夏文明
史稱五千

傳統蒙書難以推廣
與傳統的蒙書比較,《四字歌》是別具教育意義的蒙學讀物。事實上,目前保留下來的傳統蒙書,如《千字文》、《蒙求》、《百家姓》、《千家詩》、《三字經》、《龍文鞭影》、《朱子家訓》、《幼學瓊林》、《聲律啟蒙》、《增廣賢文》等,縱然它們都有各自的特色,在昔日的社會裏都曾流行一時,備受重視。然而,時移世易,在今天科技發達,思想進步的現實世界裡,傳統蒙書的內容也的確難以發揮它們的原有功能,所以好像《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蒙書,雖然內容健康,好記易誦,但由於時代距離太遠,實在難以推廣,我們這一代的學生也未必會輕易接受。回說過來,中國五千歷史的內容與體系,是我們中華民族與文化的根源,我們是沒有理由不讓下一代有所認知,可是五千年的內容實在太長太廣,這樣浩瀚淵深的歷史文化遺產,應該怎樣學習才是鞏固札實,有效可行呢?

《四字歌》的實用價值
高明教授的《四字歌》就保留著傳統蒙書的編撰精神。它是一篇精簡扼要,好記易懂,而又別開生面,自成一格。它在語文及文化兩方面都具備的教學讀物,可以是一套能夠為現實教學提供典範內容的優質教材,關鍵在於我們可以怎樣配合和利用。在現實教學中,特別是語文、文化教學方面,它都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今天香港的初中語文科已踏入單元教學的新紀元,語文、思維、文化、歷史、品德情意的綜合學習是一個新方向。ii《四字歌》正好大派用場,因為它是一份歷史文化材料豐富的教材,固然適合在香港中一年級的中國歷史科裏推廣。此外,香港中一年級的中國語文科,由於已採用了單元的組織架構,也同樣可以利用這份材料來組織具有綜合語文、歷史元素的語文教學單元,教師可以充份利用它所具備的語文及文化特質,去組織有關教學設計,讓學生學習有關知識,更可以鞏固相關的教學內容,盡量發揮它的優點與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情意。

註:
i 由於寫稍作增減,新編《四字歌》句數與字數與原作共不相同。
(原作請參閱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規範字典》(2002年三月初版)後頁附錄)
ii 課程發展議會編訂(2002):《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用(小一至中三)》,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署,頁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