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7期 前期教訊:
檢討縮班縮校問題及學校應如何面對幼升小‧小升中——課程銜接意見:非典型的課程帶出非典型的感想
非典型的課程帶出非典型的感想
◎黃樹誠講師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院

一、非典型的接觸
手提電話剛接通了,等了一會……「曾校長,你好!我叫黃樹誠。」就是這在五月七日星期三下午五時的一次簡單而摯誠的電話交談中,我和曾校長一拍即合,立即決定展開「SARS PROJECT」,我並且邀請了四位同工與我一同參與此計劃。似乎來得很急,但一切都來得真誠,而且很突然。香港在本年三月上旬爆發非典型肺炎,多位威院的醫護人員不幸受感染,接著淘大花園於三月二十五日又傳出大規模爆發SARS的消息,教統局立即宣佈學生於三月二十九至四月六日停課,其後情況嚴峻,教統局又於四月三日宣佈延長停課至四月廿一日。隨後疫情初步受到控制,特區政府主張市民應該在SARS的威脅下漸漸回復正常生活,因此,中三及以上學生於四月廿二日首先復課,接著中一及中二學生亦於四月廿八日復課;而幼稚園、小一至小三學生於五月十九日星期一全面復課。由三月尾至五月中,幼稚園學生不能在園內接受正規課程。其實早於三月中,不少家長已自行讓子女停課,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握復課的良機,為學生設計適切的幼兒課程,增加他們對SARS的認識,掌握抗炎的方法,培養愛己愛人的情操,發揮互愛互助的精神。因此,筆者立即聯絡曾校長,商量設計有關復課後的校本SARS設計方案課程,讓兒童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作出主動和有意義的學習。

老師與幼兒一同製作 SARS病毒模型

二、非典型的合作

無可置疑地,我相信「非典型危機」已猛烈地觸動了每個香港人的生命,而且這是一個全方位和三維的觸動,我們會特別關注健康和衛生問題,留意週遭發生的事,無論在本港、內地、台灣、新加坡和多倫多,與SARS有關的人事物都成為城中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人們的生活中心。這種觸動刺激了市民在「心、身、靈」的三維行動:
心──認識、了解、分析和評估 SARS
身──身盡本分,以行動預防 SARS
靈──提高警覺,保持鬥志、保 持信念和關己愛人,與 SARS作戰

此外,我有一點憂慮,當復課後學生如何適應校內生活和學習呢?他們又能否掌握正確和全面的新知識、技能和態度去面對SARS呢?就是這種「非典型復課的關愛」,我很希望讓孩子得到一點生命教育,由關心自己生命開始,漸漸學會關心別人。關愛孩子本是我們作為教師和家長的天職重任呢!

「非典型學習的經驗」是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如英國教育家杜威所主張──教育本是生活和成長(Dewey,1938)。這次校本課程是以孩童社會生活為基礎,尊重他們已有的經驗,將之聯繫到新的經驗上,以幫助他們建構適切的經驗,去解決生活上實際的問題──SARS。因此,這種非典型的經驗是活的經驗、活的學習和活的教育。把理論與實踐結合是當今教育的發展方向,我與四位同事透過這次「非典型分享的探索」,從辦公室走進課室,與幼稚園校長、主任和老師分享教學經驗;達成協作計劃。整個計劃包括:由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院,於同工支持的校本教師課程培訓工作坊(SARS),由專業兒科醫生主持的SARS,和由本人與家長分享這個SARS計劃的設計理念、特色和推行,這種與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和院校同事的協作活動,確能豐富四個社群的互動經驗。

三、非典型的課程
SARS課程是一個「活」的課程,兒童在此時、此地、此物和此人中親身經歷有義意的生活經驗,親身探索,解決現存的問題和危機。首先我們採納了Tyler(1949)的課程設計模式,以課程的四個元素:目標、內容、方法和評估來編寫SARS課程。簡單來說,我們以均衡教育、全人發展為目標,發展兒童的德、智、體、群、美、靈(彭敬慈2002)。內容方面,我們著重陳鶴琴先生提倡的「活的教育」(黃樹誠2003),強調發展適切的課程(Bredekamp & Copple, 1997),和配合多元智能的課程(Gardner, 1998)。此外,在方位方面,老師主要運用「探研教學法」(Dewey,1909),幫助兒童辨識問題,作出假設搜集資料、評估假設。而在實施上,教師採用「跨學科綜合學習」(Drake,1993)盡量把各學科以主題連貫,以「方案設計法」(Helm & Katz,2001)來進行。最後,教師也運用牙形成性評估(著重過程)和終結性評估(著重結果),為學生作出全面而深入的評估。評估範圍包括: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課程的適切,而且,教師也運用多元化的記錄方法,記錄學生的學習,例如:學生的美勞、文字、攝影和錄像作品;學生的音樂、肢體創作;學生的資料搜集和學生與自己、同學和老師的談話記錄。當然,教師每天也進行教學檢討、反思和記錄,為明天的教學做好準備。

教師手持剪報,說明SARS 的禍害

四、非典型的活動
為期兩週的SARS方案設計活動非常豐富和多元化,老師精心地剪裁課程以配合兒童的學習興趣、能力和需要。以下是兒童參與的活動舉隅:

1

創意歌曲韻律活動
Go, Go, Go, we go to School
首先探熱量體溫
身體夠Fit好精神
靈糧校服真合襯
爸媽讚我Number. One
Go, Go, Go, we go to School

Go, Go, Go, we go to School
穿上校服照照鏡
勤勤洗手真乾淨
配戴口罩最時尚
百變飛俠靚、靚、靚
Go, Go, Go, we go to School

Go, Go, Go, we go to School
靈糧與我親一親
迷人眼神愛親朋
合力抗炎心連心
做個健康快活人
Go, Go, Go, we go to School

「口號:靈糧伴我,日日精神!天天返學、愛錫雙親。」


2
創作SARS兒童劇
‧辨識正確防治SARS的方法
‧消滅SARS大行動
3 創意美勞手工活動
‧用泥膠製作SARS病毒模型
‧製作防毒面具及保護衣
‧繪畫心意咭
4 科學實驗活動
‧面罩功能測試
‧消毒用品的效能
‧霉菌的滋生
5 識數遊戲活動
‧SARS病情統計
‧訪問活動與統計
6 健教遊戲活動
‧聆聽故事及觀看錄像認 識SARS病毒
‧討論預防SARS的方法
‧討論均衡生活習慣
7 愛與關懷遊戲活動
‧探討實踐個人健康生活的方法
‧以文字、圖畫及說話去關 懷他人的需要
‧以行動去欣賞與感謝他人 的心意和英勇行為
‧以禱告表達個人感受

兒童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全方位和多元智能的創意遊戲活動,兩星期的活動編排由淺入深、由近至遠、由具體至抽象,學生從做中學習,學習過程充滿了動感和活力。

五、非典型的感想
我懷著既興奮又高興的心情等待學生復課的來臨,為期兩週(五月十九至五月三十日)的SARS方案活動,帶給我許多啟發性的感想。雖然SARS很可怕,但同學們以SARS為中心的創意學習,在疾病肆虐期間,增添了一點正面的經驗和笑聲。或許讓我列舉這些特別的感受,與各位分享孩子和教師們的難忘經歷。

1 學校同工上下一心設計非典型課程:不但通宵達旦,甚至任勞任怨,教學專業精神可嘉。
2 校方無限量提供資源:協助和鼓勵,務求讓老師們做到最好,使學生獲益良多。
3 課程設計系統地編排,包括:總目標主題網、重點學習經驗、內容與步驟、評估與反思,精心設計,適切合時。
4 盛大而熱鬧的復課歡迎儀式:帶給家長和學生驚喜,加上清楚而周密的抗炎步驟,使家長安心。
5 同學能主動地感受豐富而全面的SARS課程:創意式SARS活動,使人拍案叫絕,無論是靜態的美勞活動,或是動態的肢體活動,學生能盡情投入,玩個痛快。這邊有小記者訪問校長、老師和同學,那邊有抗炎小子驅趕SARS病毒;一會兒在工作檯製作心意咭,一會兒在音樂室唱SARS歌。
6 教師教學傳神又達意:觀察全面,留心聆聽,以小組教學形式增強教與學的效能,而且師生與同儕間之互動十分流暢、積極和緊密,彼此面帶笑容,充滿喜悅和成功感。
7 SARS課程的記錄十分詳盡:校方安排專人進行拍攝和錄影,而教師每天也特別把學生的作品展示,讓同學彼此分享和欣賞。
8 家長協助孩子搜集合適資料:一起製作親子美勞和工作紙,增進親子感情,加強家校合作。

由以上的經驗分享中,我們親身體驗到在設計和推行課程時,必須包括九個成功元素:

1 學校行政同工與教學同工一起設計課程,而且使命和目標一致,團結齊心,互助互勉。
2 課程目標要具體和全面,能兼顧知識、技能和態度。
3 課程內容要具創意和生活教育意義,以兒童為中心。
4 活動要以遊戲為主導,讓兒童從做中學。
5 教學技巧要熟練,運用多元化和多媒體教學。
6 教學記錄要多元化和全面。
7 作品陳列要清楚,要使人人有份,一個都不能少。
8 家校合作要時常強調,鼓勵家長參與和提供寶貴意見。
9 運用校外的社會資源、利用資訊科技網上取材,邀請專業同工分享經驗和提供協助。

六.非典型的反思
SARS本是痛苦的經驗,但是我們無法逃避它,相反地,我們必須抱積極的態度面對它。在復課期間為孩童設計SARS課程,我意料之外地看到孩童享受整個學習過程,他們以正面的態度、無懼的精神勇於探索(Exploration)、敢於經驗(Experience)、樂於表達(Experssion),這個以兒童經驗和問題為中心的課程,這個「3E學習模式」,令孩童自由自在地學習,而且他們真實地體驗「從做中學、從學中做、從做中成長」的真諦,還有他們享受和經歷「活的生命教育」。但是,SARS過後,幼教同工須反思:
‧會否繼續開展生命教育?
‧會否繼續加強公民教育和 健康教育
‧會否繼續保持防炎措施
‧會否繼續設計校本課程
‧會否繼續發展創意教育

抗炎成功,大家來一張合照

最後,SARS課程教我們更加珍惜眼前人,教我們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關懷他人。老實說,現今的幼兒教育課程在這些方面,又做到了多少?

參考書目
彭敬慈、黃美玲、梁芳婷(2002):《活出彩虹——邁向均衡教育》,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優質教育基金。
黃樹誠(2002):從杜威的教育觀點看香港幼兒課程改革,《現代教育通訊》,65期,頁7-9。
黃樹誠(2003):從陳鶴琴的教學觀點看香港幼兒課程改革,《現代教育通訊》,65期,頁32-35。
Bredrekamp & Copple, (1997).Developem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ised edition).Washing for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Dewey,J.(1938). Experlence and Education.New York ; Collie Books
Drake,S.M.(1993).Plannery integrated corricnlum; The call fo adventure.Alexander: Association for Saperrisim and Carrianlum Developement.
Gardener,H.(1998).Intelligence reframed:mu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ry.New York : Basic Books.
Helm,H & Katz,L (2001).Young invertigators : The project.approach in early years.Washing for : D.C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