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91期 前期教訊:
第91期《現代教育通訊》
改善學習差異以活化教室
梁偉傑 鄧鏡波學校老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
香港大學理學(建築保育)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歷史)碩士

  新高中學制終於展開了,學生除了有四科必修科(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以外,還要選修兩至三科,以滿足中學文憑畢業的要求。 在教學上,老師無可避免面對的一項新挑戰就是在同一班或同一級中有更多學生在學習成績上表現出來的差異問題。 因此,我很想借助這個平台來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經驗,亦希望同工多多指正。

  就個別學習差異問題,我們可以先探討一下問題產生的本因。 在學習差異上,我們可以概括地假設個別學習差異的形成是有主觀和客觀上原因的。 而主觀的原因可以包括有:生理年齡、身體條件、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態度以及性情、意志、社會行為等方面的差異; 客觀的原因亦可能包括有:分班標準是否適當、教師教學上的方法、教材安排是否合宜的問題、教法是否符合全班學生要求等。 一般來說,在學習成績的測量統計圖表上的常態分配、偏態分配和多峰式分配上,都可以表明學習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當我們面對學習差異普遍存在既成事實時,糾正班級教學的平衡並進、改善同級老師個別教學上的差異,注意對不同質素的學生因材施教、揚長補短,充分發掘每個學生各自的潛能,都可能是解決個別學習差異的有效方法。 而本人本年亦繼續以行動研究方法去探討解決個別學習差異問題,希望能在教學上有所進步。

  教育局在近年極力提倡課堂互動,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 而本人對教學活化是相當地認同,因為透過互動學習方式,確是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而趣味性的互動更可賦予課堂有更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今年的教學行動研究,就是以學校的中一級乙班為實驗對象,研究在教學上及學習上是否可以用互動合作學習方式去改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表現出的差異問題。 在先決條件上,我覺得中國歷史科的互動合作學習方式設計,要先包括有改善課堂內的心理氣氛,配合課堂上的學與教策略,促進學生對課題上良好的認知,再加上有效地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安排等基本要素。Francis Galton(1862)在遺傳與天才方面進行的教育心理研究顯示,如果能改變學習的習慣,從群體學習中提升不同質素學生的學習效能,是可以改善學生學習的問題的。 而為了實踐是次行動研究,亦特別亦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法,來測試此教學方法是否有效。

  要學生互動學習,我採用了M.Deutsch(1949)的群體動力學理論中的合作型學習方式,不過就放棄了理論中的小組領導角色,因為我認為沒有領導角色,學生會有更大的投入。這種學與教的方法主要在於所有小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而只有當所有成員都達到目標時,個體自身才能達到目標、獲得成功。故此生生互動元素相當重要,若小組中有一個人達不到目標,其他人也達不到自己的目標。 在這種條件下,小組成員之間必定會形成積極的相互促進關係,以一種既有利於自己成功又有利於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動。 我們的方法是使得小組成員之間的交往更為頻繁,促進他們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每一名成員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員所接納,因此使得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更為積極,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在這些方面均優於競爭和個體化目標結構。 我們為合作目標結構設計了一種情境,就是只有當小組成功時,小組成員才能達到他們各自的目標。 因此,為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標,小組成員必須相互幫助以獲得小組的成功。 也就是說,這種在小組成績的基礎上進行獎勵的方式創設了積極的人際關係,使小組成員對同組同伴所做出的努力給予積極的社會強化,如表揚和鼓勵。 這是在傳統的競爭目標結構的課堂上所沒有的。

  在第一節以封建制度作為課題時,在討論設計中我相當重視在學習中有培養創新精神的意念,例如在涉及周滅商的史例時,會引進現實生活的例子,以一間中型規模的連鎖餐廳集團在吞併一間大型規模的連鎖餐廳集團後的管治方法為設計情境,令同學通過小組討論去反思,去建構歷史知識。 釋放學生的創造力(creativity)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對於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來說,教學不應當是單向,教學必須是伴隨著喜悅與感動的探究發現過程,或是伴隨著驚異的問題解決過程去實行的。 我在互動合作學習中再採用異質分組方式,安排有不同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業成績、知識面寬度都不一致的學生在同一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間、師生間的相互啟發、相互討論,都會將另一些同學的思維導向一個新的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視角,提出一些值得爭論的問題。 可以肯定,這樣一個知識不斷出現、不斷建構、具有創造性的過程,要比傳授性教學更受學生歡迎,更有利於學生質素的提高。

  我在2009-2010年度的上學期會透過八次的特別合作學習課,以成績及問卷研究這種方法能否改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表現出的差異問題,或許我也很心急想知道學生的學習結果,但相信在這個階段,我仍要忍耐一點,因為忍耐及檢討對改善學習差異是必需的。

學習上的互動,有助改善學習差異的問題,提升學生研習中國歷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