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2期 前期教訊:
第82期《現代教育通訊》:滲入解難思考,培養共通能力——專訪合一堂學校數學科老師
滲入解難思考,培養共通能力——專訪合一堂學校數學科老師
現代教育通訊編輯委員會

  現行的小學數學科課程不僅講求數理邏輯的學習,更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傳意、解難及創造能力,與過去只傾向操練式及傳統數理學習有所不同。面對數學科學習的轉型及課程改革,各學校的課程規劃都各具特色,本文摘錄合一堂學校課程發展主任梁主任及數學科黃老師的訪問,嘗試了解該校的數學科課程發展及教學資源的運用。

滲入解難思考元素
發展學生思維傳意

  該校的數學科課程有兩大發展方向,其一是解難學習的教學設計,另外是思考課的推行。學校在各年級每學期都會進行解難學習,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思考工具,幫助學生學習較難掌握的課題及解答應用題,同時訓練他們的數學解難能力、創造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老師有系統地根據學生學習應用題的難點及需要,在各年級選取合適的課題進行解難學習,然後設計教學內容、簡報、工作紙及課業評估表,幫助學生透過適合的思考工具解決學習難點。此外,校方亦由一年級開始引入題解能力訓練;低年級介紹應用題中的文字片語、題幹等部分及繪圖思考;高年級則會介紹解題策略,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思考或解難工具,如畫圖、表列、樹幹圖、線段圖等,幫助學生解答應用題。

主題學習週把各科有系統地結合,學生能靈活運用各科的知識加強學習效果。

  數學思考課設計方面,雖然也會利用思考工具幫助學與教,但較著重加強分組討論及協作能力的訓練。活動設計主要希望透過分組討論的「開放題」,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難能力、創造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外,更重要是提升同學的協作能力及溝通能力。課程規劃在各年級每一個學期選一個教學單元,引入一節思考課,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自行找出解題方法或創作應用題,並向全班同學匯報結果。梁主任及黃老師分享經驗說:「因為每學年的學生能力和差異亦不盡相同,所以每年都要為課題及思考工具再作檢討。而課堂安排無疑是很緊迫,所以資訊科技的支援如電子課本、電子教具等,能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流暢性。老師靈活運用電子教具如:立體截面演示、電子算柱等,投射到大屏幕,讓學生一同觀看,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解。」此外,出版社新修訂的課本亦加入了解難學習及思考工具的元素,正好配合學校的數學科發展及安排,提供合適的題目給老師參考。

學校積極參與校外比賽,一展學生協作及數學能力。

積極推行數學活動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除了在數學科課程加入新元素外,還積極在校內推行數學科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對數學科的興趣。學校為學生設計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把中、英、數、常、視藝及資訊科技等科目連結一起。而透過科組合作,學生可以應用資訊科技配合數學科學習,運用不同的技巧,加強數學科學習效能及興趣。每級的活動都有不同的主題,例如:一、二年級主題為「認識社區」,數學科主要在應用方面配合主題,幫助學生收集數據、量度、製作統計圖等,讓數學科學習變得生活化,學生又可以學以致用,有效提升對數學科學習的興趣。

  此外,學校設計的「速算快閃檔」是同學非常投入參與的一項數學科活動,學生在課堂進行比賽,老師用簡報展示題目,每隔20-40秒轉換一張投影片,同學要在短時間內計算答案,完成題目及表現出色的同學都會獲得小禮物,比賽不但能訓練學生速算能力,並且有效提升學生的興趣,同學對此活動的興趣濃厚。此外,學校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數學解難能力,每年都會製作多張趣味工作紙,供不同年級學生回家自行完成,學生的參與率十分高。

  老師最後透露來年會參與教育學院的優化課堂學習計劃,目的是選取某個課題作為一個課堂研究,在概念上及學習過程上幫助學生學習,讓他們更易掌握課題內容。由此可見,該校老師對數學科學與教發展充滿熱誠,為讓學生能有效掌握知識及提升對學科的興趣不遺餘力。

解難學習工作紙示例   思考課——
分組創作工作紙示例
一年級 三年級 二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