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78期 前期教訊:
第78期《現代教育通訊》:母愛啟迪兒子踏上創作路──馬翠蘿、麥曉帆專訪
母愛啟迪兒子踏上創作路──馬翠蘿、麥曉帆專訪
    節錄自明報《教得樂》專輯
 

書中或許沒有黃金屋或顏如玉,但肯定埋藏了一個廣闊無垠的知識深海,置身其中,使人樂而忘返,獲益無窮。22 年前,酷愛寫作的馬翠蘿誕下麟兒,面對這個珍視的小生命,她一如天下間無數慈母般,竭盡所能讓他享有一個美好而豐盛的童年,為此一向主力撰寫散文、詩歌等成人文學的她,更開始執筆創作兒童文學,期盼在曉帆的成長歲月中,留下更多以真善美及愛心編織而成的精采故事,化作滋長其閱讀興趣與創造力的重要養分。

講故事引領走進浩瀚書海
「小時候,父親常為我講故事,令我的童年更添繽紛,也引領我走進浩瀚書海,受用終身。」馬翠蘿稱,在曉帆出生後,她亦致力讓他擁有同樣美滿的成長經歷。「後來為鼓勵我閱讀,父親在講故事時常常會只說一半,然後叫我自行看書,最初拿起書本只為想知道故事發展,但很快便發現閱讀遠比聽故事更具樂趣及自由度,而這個方法沿用於曉帆身上亦相當奏效。」

能夠跟喜愛的作家合照,小書迷好開心啊!

將若干人生道理或種種規條宣之於口,可能只會成為孩子的短期記憶,然而若是以逗趣而又生動的小故事演繹,卻可讓他們過目不忘。

馬翠蘿直言:「故事書是孩子的精神食糧,沒有哪個孩子不愛聽故事,一個好故事與一本好書更彷彿具有生命力,如安徒生童話等,能歷經時代洗禮,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帶來歡樂與知識,對他們的品格培養,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良性影響!」

較諸以成人為對象的文學作品,馬翠蘿指創作兒童文學每每更嚴謹及較具挑戰性,必須兼顧可讀性、趣味性、讀者年齡層、閱讀收穫等不同層面,亦不能因過分強調教育意義而局限了故事的趣味及創意。「我在創作時著重將啟發性與趣味性兼容並蓄,讓孩子被故事情節吸引之餘,也能從中有所得益。」

創作靈感來自曉帆的成長
由昔日初試啼聲到今天備受推崇,馬翠蘿指筆下很多兒童故事的創作靈感,均來自曉帆與他童年友伴的成長片段,而大部分作品的第一名讀者,理所當然地也是她的兒子。「看到他聽這些故事時津津有味,那份喜悅不能言喻,也為我撰寫兒童故事帶來了莫大意義和滿足感。」

隨著曉帆逐步成長,馬翠蘿發現他對閱讀、繪畫與寫作的興趣日濃。有一次,《公教報》的編輯邀約她撰寫連載小說,她因事忙而決定婉拒,年僅十七歲的曉帆卻主動表示可為她代勞,更付諸實行,他的寫作水平令身為資深作家的她亦大為讚許。由一個少年作家正式誕生,歷經五年,已出版了七部小說,去年除榮獲全國「冰心兒童圖書獎」外,其中一部作品《愛生事三人組》更與母親的小說《非典型女孩》,同時入選「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成為一時佳話。

創作趣味與教育並重讀物
為讓新一代的孩子能分享閱讀的樂趣與成果,現任現代教育研究社副編輯經理的馬翠蘿,除繼續創作多元化的兒童及青少年小說外,亦配合公司緊貼中文科新課程發展與鼓勵閱讀的方針,與一眾工作伙伴埋首製作一系列「同步閱讀」的教材及「課外閱讀」讀物,作為中文教科書核心教材的配套,當中包括緊扣《現代中國語文》學習主題及學習重點的《最新小學中國語文延伸閱讀系列》、貫通學習主題的《當代兒童文學名家名作》,以及幫助學生提高及鞏固語文能力的《趣味語文教室》等,實行趣味與教育並重,助孩子涉足閱讀領域,領略開卷之樂。

新生代作家的誕生
在鼓勵閱讀與充滿創作氣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現年22歲的麥曉帆乍看與時下的年輕人無異,在閒餘時會上網、看電影、與朋友聚首……然而自小喜愛閱讀,博覽群書,卻讓他得以涉獵廣闊的知識層面,由科幻、偵探、工具書,以至軍事等,無一不具有濃厚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不僅鞏固了深厚的文字根底,也孕育了無限創意,故能揮灑自如地創作出多部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小說作品。


小時候的曉帆就是一個愛幻想的孩子。

「我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看到一些句子,便不期然會想,為甚麼有些句子一定要沿用傳統的寫法?可否轉換一個嶄新的方式來表達?就如看電視劇,為甚麼想突出主角很傷心時,戶外的場景一定是下雨?轉用其他方式又是否可行呢?」正是這種不斷尋求突破的創意,令麥曉帆寫出一部部以幽默融合青少年生活特色的少年成長小說,既有不涉謀殺、充滿生活情趣的偵探小說,也有情竇初開的愛情小品,以及天馬行空的幻想小說等,引來無數學生讀者的共鳴。

昔日在母親的作品伴隨下走進閱讀世界,今天,父母親也成為他的忠實讀者。「我在完成小說後,一定會先給爸爸媽媽過目。」他笑稱,除了想知道他們的讀後感外,最重要是避免書中會出現若干文法上的錯誤或錯別字,同樣是資深文字工作者的雙親,正好為他的作品作最後把關。

在第十六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頒獎禮上,
馬翠蘿與麥曉帆的作品雙雙入選十本好書,
引來各大傳媒爭相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