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75期 前期教訊:
第75期《現代教育通訊》:故事的魅力 閱讀的樂趣──改編童話的運用
故事的魅力 閱讀的樂趣
──改編童話的運用
黃建元
台南市長安國民小學教師
發現閱讀的樂趣
「不願意」的防線。

黃建元老師趣談童話

閱讀的方式有許多種,如:個別閱讀、教師領讀、小組閱讀或是全班一起閱讀等,教師可以替換使用。但是在兒童還沒有或是缺乏閱讀的動力之前,教師就從說故事開始吧!畢竟大概很少有兒童能抗拒故事的吸引力。而說故事開始的一連串活動,是引發兒童對故事的興趣進而轉化成閱讀的動力。

教師說故事時最怕遇到的窘境,就是學生的反應是已經聽過要講的故事,霎時學生冷水一潑,也冷卻教師說故事的動力。其實,只要拐個彎,照樣能抓住學生注意力,讓他們乖乖臣服於故事的魅力底下。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學生似曾相識的記憶來誘發對新故事的好奇,或是搓破兒童腦中原先故事既定的印象,來發展故事的無限可能;而童話改寫的新故事,就是教師可以使用的最佳武器。

1. 青蛙王子變奏版
「從前,有一隻青蛙,愛上一位美麗的公主………」 話還未說完,已有聲音傳來,紛紛反應這是《青蛙王子》的故事,當然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再說一遍的話,似乎得不到太大的迴響;但是,請學生努力克制喧噪的情緒,仔細聽清楚;故事繼續進行,結果,出乎意外的公主並沒有親吻青蛙,而青蛙也沒變成王子,但是這不是故事的結局;相反的,新的故事才要開始呢!

「井底有兩隻青蛙。……某年某月某一天,天上落下一個指環,撲通一聲響,掉在井中央。一個小魔女來到井邊,看到青蛙,便對青蛙說:拜託幫我找指環,我會給你們三個願望當作報答,………」敏感的學生會認為是《青蛙王子》的相似故事,但是絕大部分還是認為這是一則新故事。事實上,情節似乎和《青蛙王子》不大相同,但到最後青蛙要求變成王子以博取公主的青睞,其出發點還是以《青蛙王子》為主。《追夢王子》、《青蛙變變變》這些都是由《青蛙王子》的故事改寫而來;同樣的題材可以演變不同的故事內容,顛覆學生既定的記憶,這在無形中會燃起兒童對故事更大的興趣。

2. 《灰姑娘》傳奇──王子版
《灰姑娘》幾乎是兒童再熟悉不過的故事了;那壞心的後母和姊姊、神奇的南瓜馬車和夢幻的玻璃鞋,兒童總是能清楚地述說其中因果。但是,有灰姑娘,會不會有「灰王子」 呢?可以和兒童先行討論,再請兒童挑戰自身的想像力,發表 「灰王子」的故事內容情景。

而令人震撼的是還真有這樣的一本書;《Prince Cinders》講的就是《灰姑娘》傳奇──王子版。主角由女生變成男生;壞心的姊姊變成哥哥,在相似的故事情節中,那神奇的南瓜馬車及夢幻的玻璃鞋會用甚麼東西來代替呢?在開始說此故事之前,可以先讓兒童想一想、猜一猜;那五花八門、異想天開的答案紛紛出籠。當兒童陷入猜想的同時,再也沒有人會懷疑故事的魅力了。

3.異曲同工之妙──中西比較
在童話世界裏會出現各種的可能性,天馬行空的想像都可以在故事中一一實現。

在中國的成語故事裏,巧妙地把成語的來由典故以故事方式陳述,如此一來不僅增加學習的樂趣,也能增強學習的效力。而在西方的兒童文學作品裏,也能發現到類似的故事內容。《The Gruffalo》除了主角由狐狸和老虎變成老鼠和怪物外,其餘的內容情景和「狐假虎威」幾乎同出一轍。E. Young 的《Seven Blind Mice》更幾乎是「瞎子摸象」的翻版。

如果學生已經學過成語也知道故事緣由,那麼,講西方的故事就可以重新喚起他們的記憶;如果還未學過成語,故事就沒有先後順序之分,先說哪一個都行,只要學生能發現這東西方的異曲同工之妙。

說故事技巧
當然故事對兒童有一定的吸引力,此時,教師說故事的能力及技巧更為重要。因為太過流於說教或是說故事技巧不足都會影響成效。說故事技巧可概分為準備工作、演說技巧及結束後三方面來談。

1. 準備工作
就像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之前的準備一般,要去了解如何教授課文內容,有哪些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完全學習吸收。而在教師說故事之前也要事先準備;準備工作包括了選故事及如何去說所選的故事以及練習。

通常教師選的故事大抵和所教授的課程內容相關,或是藉此想要傳達某種訊息、觀念等。一旦選好要講的故事,教師該熟讀故事並構思如何進行說故事。是要完全照本宣科或是只擷取某一章節?如何拿捏故事的情節發展及說話的語氣才能抓住兒童的注意?需不需要其他輔助的道具?如何在說故事時還能與兒童互動?整個說故事的流程,由開始到中間轉折再到最後結束,都必須先在腦海中運轉幾遍。

2. 演說技巧

3. 結束後
通常教師講完故事後,總會迫不及待地想問學生有何感想或心得;其實,這樣是會對剛剛精采的演說大打折扣的,最好是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或感想。若沒有,也不必感到灰心,留待下次機會再討論即可。

結語
在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報告中揭示了閱讀的重要及裨益,例如口語能力的增強、字彙成語的累積、寫作能力的改善及陶冶心性、蘊養藝術氣質等。這些對閱讀相當正面的論調一提出,對推展閱讀運動是一大福音;但是,卻也可能是兒童培養閱讀興趣上的一大障礙。因為家長或是老師極可能倒果為因──為了讓兒童的語文能力進步而強調閱讀的重要。這樣的結果就是閱讀時要注意生字新詞,找出優美的句子,最後再寫上自己的讀後心得感想。這泛公式化的模式幾乎和現今小學閱讀活動畫上等號。對兒童來說,閱讀逐漸變成繳交作業的活動;在學時或許還努力閱讀,只要老師的要求束縛一解開,書也拋得遠遠的。如此一來,兒童失去的不僅是閱讀的真正意義──享受閱讀樂趣,也失去培養一生的閱讀興趣。

這當然不是反駁閱讀在語文能力上的正增強,只是希望教師的態度,一開始只要單純的擺放在幫助兒童找到閱讀的樂趣及培養閱讀的興趣上。改寫童話的閱讀,只是單純希望兒童能體驗故事的各種可能性,並且發現到閱讀也會有樂趣。教師當然可以進一步地作延伸教學,例如和其他科目(國語、音樂、社會、美勞、自然等)作結合教學;但是,如果操之過急或是本末倒置反而會破壞兒童對閱讀的興致,就如上述所言;這樣對兒童反倒是害多於利,得不償失。

參考書目
1.
郝廣才(1994)。《青蛙變變變》。格林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
愛麗絲白瑞(1994)。《追夢王子》。格林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傅林統(1998)。《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
Cole, B.(1999). Princess Smartypants. London: Hamish Hamilton Ltd.
5.
Cole, B.(1999). Prince Cinders. London: Hamish Hamilton Ltd.
6.
Donaldson, J.(1999). The Gruffalo.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7.
Nodelman, P.(1996). 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USA: Longman Publishers.
8.
Young, E.(1992). Seven Blind Mice. New York: The Putnam & Grosset Boo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