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105期 前期教訊:
第105期《現代教育通訊》
讀歷史書,所學何事
■呂振基
■資深中國歷史科老師

  自香港考試制度改弦更張, 文憑試設立以來,修習中國歷史科以及歷史科的學生人數屢創新低。雖然改制前,我們已不寄厚望,只是沒想到情況會如斯嚴峻而已。奇怪的是有些社會賢達還在思索何以香港學生對國家歸屬感近乎零,其實他們只要問問政府當局對中國歷史何其不重視,便可一清二楚。
  也難怪青少年覺得歷史,特別是中國歷史枯燥乏味。一來因為中國史學傳統重視褒貶予奪,尤其只集中在政治人物的評價,評論準則又多以儒家的道德為基準。青少年學生縱使對一些人物故事略有感覺,但要鑽研出趣味來,實非易事。然而,一旦走進歷史研究的寶庫,便發現其樂無窮。有人會覺得是與古人在對話;有人喜歡知人論世;亦有人愛上了歷史的鑑今功能。加上,歷史研究的範疇一直在擴張,自清末民初梁啟超提倡新史學,已不再局限於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思想史亦逐漸受人重視。顧頡剛打破了歷史學中經學獨佔的局面,文化史、民俗史亦蔚成一時之風。王國維、羅振玉、郭沫若等更將考古學滲進歷史研究之中,擴闊了歷史學的涵蓋面。因此,研讀中國歷史,趣味之深,非一般人所能體會,我們要長期游弋、沉浸在歷史長河中,才能略知一二。
  有人視歷史研習為無用,嗤之以鼻。其實不然,研習歷史的「用」,並不能與科技之「用」作比較。要之可從三個面向作一簡析。
一、 統攝各門學科:讀哲學的人,會認為一切學問的終極核心,必歸於哲學,這種看法不為過。可是,論及學科綜合性之強,必數歷史學,一切學科皆有其學理及發展的歷史,而且可自成學問。經濟學有經濟史;地理學有地理學史、歷史地理;科學亦有科學史;甚至哲學亦有其哲學史、觀念史、學術思想史。研習某一門學問,不可避免地要追源溯始,了解其來龍去脈,方能有所創新。簡言之,有歷史的目光,研究各門學科也事半功倍。反過來說, 各學科的理論基礎,又成為歷史學的研習工具。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歐美流行科際整合,歷史學者將當時流行的地理學上的人口論、區域研究、土地利用等理論應用在歷史學上(如美國學者施堅雅,日本學者斯波義信等);又有學者將統計學應用到歷史學上,出現了計量史學(如法國的年鑒派、蘇聯的社會史學家們);又有學者將社會學理論應用在歷史學上(如卡爾.曼海姆、涂爾幹等)。當時,香港、台灣以及後來中國內地的歷史系學生及學者,亦廣泛運用不同社會科學理論,令史學研究大放異彩。
二、 立體的歷史: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為甚麼一個歷史課題,可以歷經數千年仍有其新意,讓學者仍然花盡時間及心力來作研究?以三國歷史為例,一直以來,學者、民眾對曹操、諸葛亮等人恐怕已有不少認識,甚至有相當深刻的評價吧,可是到了二十世紀,仍有不少人有興趣研究,有的為他們「翻案」、有的要尋找「真相」,甚至有的將他們賦予新的「生命」,活現於虛擬的電腦世界之中。這正是歷史的「立體性」。雖然,我們對任何歷史議題的看法、立場,必須要建基於史料,這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傅斯年的名言。但對史料的詮釋、理解, 並不能表面化,亦不是單向的,這已是近二十年來中外學者公認的(如美國學者海登懷特提出「元史學(後設史學)」的理論;內地學者羅志田對民國思想史的研究,亦十分重視歷史資料及歷史議題的多面性。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學生知道,歷史人物也好, 歷史事件也好, 都是「立體」的,我們不單要從多角度思考,還要將「歷史」視作一個「立體」,從低處,從高處看,也會看到不同的面向。換言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不一定有「定論」,卻因為沒有「定論」、沒有必定的「答案」,才是歷史研習有趣之處。
三、 歷史學是未來學:有些人小看歷史,特別是中國歷史的原因,是認為歷史研習只是懂得往故紙堆裏鑽,絲毫看不出有何意義。當然,有些人「抱殘守缺」,只視歷史如「古董」,一如民國初年胡適等學者所批評的「國粹派」。胡適提倡「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就是不要「抱殘守缺」,要「輸入學理,研究問題,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研究已經消逝如風的「國故」(包括中國歷史),並不是要死守一些已過去的東西,其實是要「再造文明」。我們回看歷史,最終目的是要應對將來。英年早逝的香港學者曾瑞龍在其大作《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的前言指出,我們研讀歷史,或多或少會對一些事件未來的發展作出預測性的看法。這正說明歷史學並不一定拘於既往,而是能應用於將來。近幾年有一個最成功的例子,便是美國聯儲局主席宏觀經濟學家伯南克,他早年致力研究1929 年的「大衰退」歷史及當時的貨幣政策,得出的啟示,正好讓他在面對前所未有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時,能制訂出一個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不正是歷史研究給予了他應對未來問題的一道有效藥方嗎?
  近幾年來, 在我們身處的香港, 其政治、社會變動之急、社會矛盾之深,加上世界局勢動盪之劇,若不熟讀歷史(包括世界史、中國史,甚至本地史),便無以知其所以然,亦無以預視未來的發展。謹草此短文,與諸君分享。